Python异常处理-模块Model/Package-文件处理
⛄异常处理
编写计算机程序时,通常能够区分正常和异常(不正常)情况。异常事件可能是错误(如试图除以零),也可能是通常不会发生的事情。为处理这些异常事件,可在每个可能发生这些事件的地方都使用条件语句。例如,对于每个除法运算,都检查除数是否为零。然而,这样做不仅效率低下、缺乏灵活性,还可能导致程序难以卒读。你可能很想忽略这些异常事件,希望它们不会发生,但Python提供功能强大的替代解决方案——异常处理机制。
Python使用异常对象来表示异常状态,并在遇到错误时引发异常。异常对象未被处理(或捕获)时,程序将终止并显示一条错误消息(traceback)。
In [1]:1/0  | 
如果异常只能用来显示错误消息,就没多大意思了。但事实上,每个异常都是某个类的实例。你能以各种方式引发和捕获这些实例,从而逮住错误并采取措施,而不是放任整个程序失败。
👀异常的概念
- 程序在运行时,如果
Python解释器遇到到一个错误,会停止程序的执行,并且提示一些错误信息,这就是异常。 - 程序停止执行并且提示错误信息这个动作,我们通常称之为:抛出(
raise)异常。 
程序开发时,很难将所有的特殊情况,都处理的面面俱到,通过异常捕获可以针对突发事件做集中的处理,从而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健壮性。
👀捕获异常
(1)简单的捕获异常语法
在程序开发中,如果对某些代码的执行不能确定是否正确,可以增加try(尝试)来捕获异常。
# 捕获异常最简单的语法格式  | 
try尝试,下方编写要尝试代码,不确定是否能够正常执行的代码。except如果不是,下方编写尝试失败的代码。
try:  | 
(2)错误类型捕获及完整语法
在程序执行时,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异常,并且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,做出不同的响应,这个时候,就需要捕获错误类型了。
捕获未知错误
- 在开发时,要预判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,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
 - 如果希望程序无论出现任何错误,都不会因为
Python解释器抛出异常而被终止,可以再增加一个except。 
# 语法  | 
异常捕获完整语法:
# 语法  | 
完整捕获异常的例子:
try:  | 
👀异常的传递
- 异常的传递——当函数/方法执行出现异常,会将异常传递给函数/方法的调用一方;
 - 如果传递到主程序,仍然没有异常处理,程序才会被终止。
 
- 在开发中,可以在主函数中增加异常捕获;
 - 而在主函数中调用的其他函数,只要出现异常,都会传递到主函数的异常捕获中;
 - 这样就不需要在代码中,增加大量的异常捕获,能够保证代码的整洁和健壮性。
 
def demo1():  | 
👀抛出raise异常
应用场景
- 在开发中,除了代码执行出错
Python解释器会抛出异常之外; - 还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特有的业务需求主动抛出异常。
 
示例
- 提示用户输入密码,如果长度少于8,抛出异常。
 
注意
- 当前函数只负责提示用户输入密码,如果密码长度不正确,需要其他的函数进行额外处理;
 - 因此可以抛出异常,由其他需要处理的函数捕获异常。
 
抛出异常
Python中提供了一个Exception异常类。在开发时,如果满足特定业务需求时,希望抛出异常,可以:
创建一个
Exception的对象使用
raise关键字抛出异常对象
def input_passward():  | 
⛄模块和包(Package)
👀模块
(1)模块的概念
模块是Python程序架构的一个核心概念
- 每一个以扩展名
py结尾的Python源代码文件都是一个模块,文件名就是模块名; - 模块名同样也是一个标识符,需要符合标识符的命名规则(字母、数字、下划线,不能以数字开头);
 - 在模块中定义的全局变量、函数、类都是提供给外界直接使用的工具;
 - 模块就好比是工具包,要想使用这个工具包中的工具,就需要先导入这个模块。
 
(2)模块导入方式
① import导入
import 模块名1, 模块名2  | 
提示:在导入模块时,
PEP8建议每个导入应该独占一行
import 模块名1  | 
导入之后,通过模块名.使用模块提供的工具–全局变量、函数、类。如果模块的名字太长,可以使用as指定模块的名称,以方便在代码中的使用。
import 模块名 as 模块别名  | 
注意:模块别名应该符合大驼峰命名法
② from..import导入
- 如果希望从某一个模块中,导入部分工具,就可以使用
from..import的方式; import 模块名是一次性把模块中所有工具全部导入,并且通过模块名/别名访问。
# 从模块导入某一个工具  | 
导入之后
- 不需要通过
模块名.; - 可以直接使用
模块提供的工具——全局变量、函数、类。 
注意
如果两个模块,存在同名的函数,那么后导入模块的函数,会覆盖掉先导入的函数。
- 开发时
import代码应该统一写在代码的顶部,更容易及时发现冲突; - 一旦发现冲突,可以使用
as关键字给其中一个工具起一个别名。 
③ from...import * (知道)
# 从模块导入所有工具  | 
注意:这种方式不推荐使用,不需要通过
模块名.调用,因为函数重名并没有任何提示,出现问题不好排查。
(3)模块的搜索顺序
Python的解释器在导入模块时,会:
- 搜索当前目录指定模块名的文件,如果有就直接导入;
 - 如果没有,再搜索系统目录。
 
在开发时,给文件起名,不要和系统的模块文件重名
Python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内置属性__file__可以查看模块的完整路径。
import random  | 
注意:如果当前目录下,存在一个
random.py的文件,程序就无法正常执行了!这个时候,Python的解释器会加载当前目录下的random.py而不会加载系统的random模块。
(4)每一个文件都应该是可以被导入的
- 一个独立的
Python文件就是一个模块; - 在导入文件时,文件中所有没有任何缩进的代码都会被执行一遍!
 
实际开发场景
- 在实际开发中,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开发的,大多都有专人负责;
 - 开发人员通常会在模块下方增加一些测试代码,仅在模块内使用,而被导入到其他文件中不需要执行。
 
__name__属性
__name__属性可以做到,测试模块的代码只在测试情况下被运行,而在被导入时不会被执行!__name__是Python的一个内置属性,记录着一个字符串;- 如果是被其他文件导入的,
__name__就是模块名; - 如果是当前执行的程序,
__name__是__main__。 
    在很多Python文件中都会看到以下格式的代码:
# 导入模块  | 
👀包(Package)
- 包是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特殊目录;
 - 目录下有一个特殊的文件
__init__.py; - 包名的命名方式和变量名一致,小写字母、下划线等。
 
好处:使用
import 包名可以一次性导入包中所有的模块。
 __init__.py,要在外界使用包中的模块,需要在__init__.py中指定对外界提供的模块列表。
# 从当前目录导入模块列表  | 
⛄文件处理
👀文件的概念
- 计算机的文件,就是存储在某种长期储存设备上的一段数据。
 - 文件的存储方式:是以二进制的方式保存在磁盘上。
 
👀文件的基本操作
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,在计算机中操作文件的套路非常固定,一共包含三个步骤:
打开文件
读、写文件
读,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
写,将内存内容写入文件
关闭文件
在Python中要操作文件需要记住1个函数和3个方法
| 序号 | 函数/方法 | 说明 | 
|---|---|---|
| 01 | open | 
打开文件,并且返回文件操作对象 | 
| 02 | read | 
将文件内容读取到内存 | 
| 03 | write | 
将指定内容写入文件 | 
| 04 | close | 
关闭文件 | 
open函数负责打开文件,并且返回文件对象;
read/write/close三个方法都需要通过文件对象调用。
👀read()方法
op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要打开的文件名(文件名区分大小写)。如果文件存在,返回文件操作对象;
如果文件不存在,会抛出异常。
read方法可以一次性读入并返回文件的所有内容。close方法负责关闭文件。- 如果忘记关闭文件,会造成系统资源消耗,而且会影响到后续对文件的访问。
 
注意:
read方法执行后,会把文件指针移动到文件的末尾。
# 1.打开-文件名需要注意大小写  | 
提示:在开发中,通常会先编写打开和关闭的代码,再编写中间针对文件的读/写操作!使用
with关键字系统会自动调用f.close()方法,with的作用等效于try/finally语句是一样的。
# 打开文件  | 
文件指针(知道)
- 文件指针标记从哪个位置开始读取数据;
 - 第一次打开文件时,通常文件指针会指向文件的开始位置;
 - 当执行了
read方法后,文件指针会移动到读取内容的末尾;- 默认情况下会移动到文件末尾。
 
 
思考:
如果执行了一次
read方法,读取了所有内容,那么再次调用read方法,还能够获得到内容吗?不能,第一次读取之后,文件指针移动到了文件末尾,再次调用不会读取到任何的内容。
👀打开文件的方式
open函数默认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,并且返回文件对象语法如下:
f = open("文件名","访问方式")  | 
访问方式说明
| 访问方式 | 说明 | 
|---|---|
r | 
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。 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,这是默认模式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抛出异常。  | 
w | 
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。 如果文件存在会被覆盖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  | 
a | 
以追加方式打开文件。 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。  | 
r+ | 
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。 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抛出异常。  | 
w+ | 
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。 如果文件存在会被覆盖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  | 
a+ | 
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。 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。  | 
提示:频繁的移动文件指针,会影响文件的读写效率,开发中更多会以只读、只写的方式来操作文件。
# 写入文件  | 
👀按行读取文件内容
read方法默认会把文件的所有内容一次性读取到内存;- 如果文件太大,对内存的占用会非常严重。
 
readline方法
readline方法可以一次读取一行内容;- 方法执行后,会把文件指针移动到下一行,准备再次读取。
 
# 读取大文件的正确方法  | 
👀文件/目录常用管理操作os
- 在终端/文件浏览器中可以执行常规的文件/目录管理操作,例如:
- 创建、重命名、删除、改变路径、查看目录内容、……
 
 - 在
Python中,如果希望通过程序实现上述功能,需要导入os模块。 
文件操作
| 序号 | 方法名 | 说明 | 示例 | 
|---|---|---|---|
| 01 | rename | 
重命名文件 | os.rename(源文件名,目标文件名) | 
| 02 | remove | 
删除文件 | os.remove(文件名) | 
目录操作
| 序号 | 方法名 | 说明 | 示例 | 
|---|---|---|---|
| 01 | listdir | 
目录列表 | os.listdir(目录名) | 
| 02 | mkdir | 
创建目录 | os.mkdir(目录名) | 
| 03 | rmdir | 
删除目录 | os.rmdir(目录名) | 
| 04 | getcwd | 
获取当前目录 | os.getcwd() | 
| 05 | chdir | 
修改工作目录 | os.chdir(目标目录) | 
| 06 | path.isdir | 
判断是否是文件 | os.path.isdir(文件路径) | 
提示:文件或者目录操作都支持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。其他操作,可以具体了解
os模块详细内容。
文本文件的编码格式(科普)。文本文件存储的内容是基于字符编码的文件,常见的编码有ASCII编码,UNICODE编码等。
Python 2.x默认使用ASCII编码Python 3.x默认使用UTF-8编码
unicode字符串
- 在
Python2.x中,即使指定了文件使用UTF-8的编码格式,但是在遍历字符时,仍然会以字节为单位遍历字符串; - 要能够正确的遍历字符串,在定义字符串时,需要在字符串的引号前,增加一个小写字母
u,告诉解释器这是一个unicode字符串(使用UTF-8编码格式的字符串)。 
⛄eval()函数
eval()函数十分强大,将字符串当成有效的表达式来求值并返回计算结果,但是不能滥用。
# 基本的数学计算  | 
笔者不才,请多交流!!!
参考文献:黑马程序员《Python入门教程完整版》
